麻将,一定是仙人下凡在人间遗落下来的圣品。
我没有亲眼见过罂粟,听说那是很美的毒。我只知道麻将的每一道花纹都雕刻精美,深刻悠远。从古时候流传至今,媚惑了无数人,其中包括我。
我用手指触动它的时候,便感觉到它的嫩滑,抵得上任何美女的肌肤。
我用心去排比它的时候,便感觉到它的丰富,抵得上任何男子的智慧。
小小的四方桌,一百三十六张麻将,汇聚了人生的内涵,展现了人生的风采,输与赢,起与落,定然与转念,跌宕和沉浮,就在刹那,就在瞬间,就在每一张牌说不清道不明的玄机里。你要哪一张,心满意足?你要哪一张,起死回生?你要哪一张,可以让摸牌的手高举,笑着说:“胡了。”然后等待下一轮?
我在六岁那年学会了麻将。记得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我妈就经常抱上我去和同事朋友们打麻将。我妈说我小时候很乖,只需在旁边放个小椅子,我就会很安静的坐在那看,不哭不闹。时过境迁,转眼就是十多年。我爸早已不知道多少年没上过麻将桌了,我妈也失去了年轻时对麻将的那份热衷。现在的她时常对我说:哎,现在打牌真没味,一点意思都没有。然而每当接到约她打牌的电话时,她还是欲拒还迎,抵抗不了麻将的诱惑。毕竟啊,十多年的感情怎么是说舍弃就能舍弃的呢。
自小在她的熏陶下,我自然也是对麻将建立起深刻的感情,有多深?比如我正在打dota,1900的质量局,正准备集结队友推高地,但是另外一边已经有一张三缺一的麻将桌在呼唤着我。我陷入艰难的抉择,但最终还是忍痛拔掉网线直奔麻将桌。少年时经常有父母的同事来我家打麻将,我便一刻也不能安稳,在房间和客厅之间蹿来蹿去,“妈,赢了吗?”“去写作业!”每当看见我妈输钱之后脸色悔青,我心里也十分难过,恨不得亲自上桌和这些看起来很厉害的叔叔阿姨们较量一番,帮我妈报仇雪恨......后来上了高中,父母怕影响我学习,便不再有客人来家里打牌。而高考之后,家里这张麻将桌便成为我和一群牌友们的专属。
在南城这种小地方十分普及, 走过各个街头巷尾总是能听见一阵哗啦的麻将声。而我那些学习认真刻苦的高中同学们,竟然有一大批和我一样热爱麻将事业的同行。于是高考之后我们便气味相投,隔三岔五地开起桌来搓麻将。进入大学,物是人非,大家的联系越来越稀疏。然而每逢寒暑假,约上几个老同学一同打麻将,便一见如故,谈笑风生。这真的有点像古人故友分离十年重逢,两杯小酒对酌,岂不快哉!什么同学聚会吃饭唱歌,还不如一桌麻将来得直接,来得畅快。
我们将最初的麻将根据地选择在我家,因为我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并地处药都大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但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落后的麻将设备不再能满足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家也不再是长期稳定的麻将活动中心了。广场麻将馆,各个配有空调麻将机的白富美家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正确选择,但当其它场地面临危机时,手洗麻将也是我们能正常进行麻将活动的有力保证。
有了麻将场地后,最关键的还是要捞脚。说实话这真不是一件容易事,而这个艰巨任务又总是理所当然的落在我的头上。根据在下多年的捞脚经验,我通常都是以短信或者QQ聊天的形式来进行捞脚,我可不想面临打一场牌赢的钱还不够补贴打电话捞脚所损失的电话费这样的尴尬境地。其次捞脚要分对象,有些长期奋战在麻将第一线的同志那属于雷打不动的铁脚,除非特殊情况基本都有能力出战,我捞脚时候一般都优先考虑他们。还有一部分人号称他们是铁脚,但实际上特殊情况特别多,今天家里来了客,明天又要卖肉,后天又要去乡下.......这种半铁脚虽然不稳定,但是由于其数量众多,总能拼凑出几个,所以也是一桌牌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屋漏偏逢连夜雨,铁脚遭遇特殊情况,半铁脚也是各种大姨妈,这时候只能去寻求临时脚,此活难度颇大而且成功率较低,一般情况不予考虑。
活动时间一般都定在下午一点半,当然偶尔也有晚上的大师赛,邀请赛。定好了时间,选手们能不能准时参赛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提前型,准时型,迟到型...在这个道德缺失的年代,根本不可能会有提前型选手,准时型选手绝对的难能可贵,而大多数都是些迟到型选手,一点半活动总要个一点四五十才姗姗来迟,在这里我就不具体点名了.......
经过几年的实践经验,我对牌友们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可谓水平参差,良莠不齐。其中不乏钉子小弟这样的牌场好手,更不乏泡泡胖子这样的猥琐型选手。而他们的牌风几乎如出一辙,一个字:跟。从第一张牌就开始跟庄家想臭庄,后面那是桌上出了什么手上就跟什么,并美其名曰:跟跟胡。生张不打,拆口跟,拆对子跟,拆坎子跟,脱落裤子也要跟......要是一有人连续放碰放杠,“各种送!”“猪一样的队友,打不动”“又把庄家送上岸”.......其跟牌水平可见一斑。
一个人说起自己的麻将史,津津乐道的多是那些辉煌战绩,比如什么一盘一百二十炮云云,而现实生活中的麻将多是由失意组成的,比如你刚听了牌,那张打出去的闲张给别人放了炮;比如你下定决心打烂,却像娶了李双双一样连抓九对;又比如庄家四张牌听牌,你害
怕放碰碰胡,而手上又都是生张,于是你小心翼翼机关算尽,拆了手中的一对却放了碰碰胡,才发现庄家根本就是和你对死了……人生莫不如此。看着是你在摆弄它,组合它,堆砌它,推倒它。可是,其实是它在摆弄你。
年轻的我们何其荣幸,还能聚在麻将桌前侃天说地,欢笑一堂。四年的寒暑假转瞬即逝,一个人坐在麻将桌前面对着一桌倒塌凌乱的麻将,那些欢笑声仿佛还回荡在耳边。是否还记得大一那年寒假回来的同学聚会,我们醉着,笑着,沉默着,我们打了一个通宵的牌。大二呢?是不是觉得很多人都变了?大三呢?是不是很多人很久不见了,很多人的名字变得陌生了?你还记得吗?今年呢?以后呢?我们会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欢笑着,我们会渐渐淡忘曾经这段麻将岁月,我们会在下一个十字路口和下一群人面临别离。我们每次在KTV都会唱的陈奕迅《十年》,可是十年之后,我们会在哪,还能像现在这样一起打牌吗?
朋友,走之前记得再来打多一场牌。
因为,那都将会是我们都回不去的青春岁月。
我没有亲眼见过罂粟,听说那是很美的毒。我只知道麻将的每一道花纹都雕刻精美,深刻悠远。从古时候流传至今,媚惑了无数人,其中包括我。
我用手指触动它的时候,便感觉到它的嫩滑,抵得上任何美女的肌肤。
我用心去排比它的时候,便感觉到它的丰富,抵得上任何男子的智慧。
小小的四方桌,一百三十六张麻将,汇聚了人生的内涵,展现了人生的风采,输与赢,起与落,定然与转念,跌宕和沉浮,就在刹那,就在瞬间,就在每一张牌说不清道不明的玄机里。你要哪一张,心满意足?你要哪一张,起死回生?你要哪一张,可以让摸牌的手高举,笑着说:“胡了。”然后等待下一轮?
我在六岁那年学会了麻将。记得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我妈就经常抱上我去和同事朋友们打麻将。我妈说我小时候很乖,只需在旁边放个小椅子,我就会很安静的坐在那看,不哭不闹。时过境迁,转眼就是十多年。我爸早已不知道多少年没上过麻将桌了,我妈也失去了年轻时对麻将的那份热衷。现在的她时常对我说:哎,现在打牌真没味,一点意思都没有。然而每当接到约她打牌的电话时,她还是欲拒还迎,抵抗不了麻将的诱惑。毕竟啊,十多年的感情怎么是说舍弃就能舍弃的呢。
自小在她的熏陶下,我自然也是对麻将建立起深刻的感情,有多深?比如我正在打dota,1900的质量局,正准备集结队友推高地,但是另外一边已经有一张三缺一的麻将桌在呼唤着我。我陷入艰难的抉择,但最终还是忍痛拔掉网线直奔麻将桌。少年时经常有父母的同事来我家打麻将,我便一刻也不能安稳,在房间和客厅之间蹿来蹿去,“妈,赢了吗?”“去写作业!”每当看见我妈输钱之后脸色悔青,我心里也十分难过,恨不得亲自上桌和这些看起来很厉害的叔叔阿姨们较量一番,帮我妈报仇雪恨......后来上了高中,父母怕影响我学习,便不再有客人来家里打牌。而高考之后,家里这张麻将桌便成为我和一群牌友们的专属。
在南城这种小地方十分普及, 走过各个街头巷尾总是能听见一阵哗啦的麻将声。而我那些学习认真刻苦的高中同学们,竟然有一大批和我一样热爱麻将事业的同行。于是高考之后我们便气味相投,隔三岔五地开起桌来搓麻将。进入大学,物是人非,大家的联系越来越稀疏。然而每逢寒暑假,约上几个老同学一同打麻将,便一见如故,谈笑风生。这真的有点像古人故友分离十年重逢,两杯小酒对酌,岂不快哉!什么同学聚会吃饭唱歌,还不如一桌麻将来得直接,来得畅快。
我们将最初的麻将根据地选择在我家,因为我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并地处药都大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但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落后的麻将设备不再能满足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家也不再是长期稳定的麻将活动中心了。广场麻将馆,各个配有空调麻将机的白富美家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正确选择,但当其它场地面临危机时,手洗麻将也是我们能正常进行麻将活动的有力保证。
有了麻将场地后,最关键的还是要捞脚。说实话这真不是一件容易事,而这个艰巨任务又总是理所当然的落在我的头上。根据在下多年的捞脚经验,我通常都是以短信或者QQ聊天的形式来进行捞脚,我可不想面临打一场牌赢的钱还不够补贴打电话捞脚所损失的电话费这样的尴尬境地。其次捞脚要分对象,有些长期奋战在麻将第一线的同志那属于雷打不动的铁脚,除非特殊情况基本都有能力出战,我捞脚时候一般都优先考虑他们。还有一部分人号称他们是铁脚,但实际上特殊情况特别多,今天家里来了客,明天又要卖肉,后天又要去乡下.......这种半铁脚虽然不稳定,但是由于其数量众多,总能拼凑出几个,所以也是一桌牌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屋漏偏逢连夜雨,铁脚遭遇特殊情况,半铁脚也是各种大姨妈,这时候只能去寻求临时脚,此活难度颇大而且成功率较低,一般情况不予考虑。
活动时间一般都定在下午一点半,当然偶尔也有晚上的大师赛,邀请赛。定好了时间,选手们能不能准时参赛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提前型,准时型,迟到型...在这个道德缺失的年代,根本不可能会有提前型选手,准时型选手绝对的难能可贵,而大多数都是些迟到型选手,一点半活动总要个一点四五十才姗姗来迟,在这里我就不具体点名了.......
经过几年的实践经验,我对牌友们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可谓水平参差,良莠不齐。其中不乏钉子小弟这样的牌场好手,更不乏泡泡胖子这样的猥琐型选手。而他们的牌风几乎如出一辙,一个字:跟。从第一张牌就开始跟庄家想臭庄,后面那是桌上出了什么手上就跟什么,并美其名曰:跟跟胡。生张不打,拆口跟,拆对子跟,拆坎子跟,脱落裤子也要跟......要是一有人连续放碰放杠,“各种送!”“猪一样的队友,打不动”“又把庄家送上岸”.......其跟牌水平可见一斑。
一个人说起自己的麻将史,津津乐道的多是那些辉煌战绩,比如什么一盘一百二十炮云云,而现实生活中的麻将多是由失意组成的,比如你刚听了牌,那张打出去的闲张给别人放了炮;比如你下定决心打烂,却像娶了李双双一样连抓九对;又比如庄家四张牌听牌,你害
怕放碰碰胡,而手上又都是生张,于是你小心翼翼机关算尽,拆了手中的一对却放了碰碰胡,才发现庄家根本就是和你对死了……人生莫不如此。看着是你在摆弄它,组合它,堆砌它,推倒它。可是,其实是它在摆弄你。
年轻的我们何其荣幸,还能聚在麻将桌前侃天说地,欢笑一堂。四年的寒暑假转瞬即逝,一个人坐在麻将桌前面对着一桌倒塌凌乱的麻将,那些欢笑声仿佛还回荡在耳边。是否还记得大一那年寒假回来的同学聚会,我们醉着,笑着,沉默着,我们打了一个通宵的牌。大二呢?是不是觉得很多人都变了?大三呢?是不是很多人很久不见了,很多人的名字变得陌生了?你还记得吗?今年呢?以后呢?我们会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欢笑着,我们会渐渐淡忘曾经这段麻将岁月,我们会在下一个十字路口和下一群人面临别离。我们每次在KTV都会唱的陈奕迅《十年》,可是十年之后,我们会在哪,还能像现在这样一起打牌吗?
朋友,走之前记得再来打多一场牌。
因为,那都将会是我们都回不去的青春岁月。
- 上一篇: 其实麻将与棋牌一样无关道德
- 下一篇:扑克和麻将的差异还体现在技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