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回家倒计时。每年的春节,麻将机遥控器研制成员大多数的人回家过年。麦地城中村的孩子们也是回家队伍中的一行人。今年和去年有一点不同,仅是学园,回去老家读书的孩子就有十几个。之所以回去,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家里困难,难以支撑异地上学的费用;二是小升初,需计划升学就读的问题。学园游氏四姐弟就是这当中的典型。关于他们在哪上学的问题,家里年中暑假的时候就曾考虑让他们回老家就读,当时因为某个原因暂时搁置。想起和他们一起在学园度过的日子,难舍而又有点淡淡的无奈伤感。毕竟,我们曾一起开心,一起经过了很多事情。游氏四姐弟中,最小的7岁的弟弟一出生就在广州,他们在这里生活了足足七年。这里,有他们抹不去的回忆:熟悉的环境、一起的玩伴、各样的经历。或许好些时候,他们已把麦地当做是自己的家,梦想着和身边人一起长大。而如今,多年之后回去老家,该以怎样的心情面对和迎接生活。或许,一切重新开始;一切,又前路未卜。这是麦地城中村流动儿童的一个缩影。
过去的一年,我注意到麦地城中村的孩子们存在这样的现状:
1)没有宽松自主的成长环境和空间,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价值观念、娱乐消遣方式的影响和挤压。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里,家长和老师一致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排名,一切以升学为中心。麦地的家长老师也不例外。另外,这里的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往往小学没毕业,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和成长关注经常是不知所措,无能为力,有些甚至是漠不关心,听之任之。很多时候是在为生计奔波忙碌,抑或是沉迷娱乐消遣。一遇到孩子的问题,便以简单粗暴、横加干涉的方式解决。如纵容、指责、侮辱、打骂、体罚等等。而民办学校的老师在上级诸多行政指令、麻将机作弊器销售任务考核和自身生存的压力下,通常有心无力,无暇兼顾。加之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更多地只是传授知识和应付考试,而没有育人解惑;为了使教学任务和指标顺利完成,课堂很多时候成了单一机械地复制和记忆知识的场所。这些都大大地压缩了孩子们的成长空间。此外,家长本身的生活习性、是非判断和道德观念灌输同样让孩子的成长环境堪忧。
2)多数没有学习的热情和学习指向的生活体验,基础薄弱,几乎是背诵、记忆、参考、马虎粗略应对。放学后来学园写作业的孩子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不是自主独立完成,而是参考习题标准答案或者抄作业。有时虽然答得出题,但对相应的知识点却是一知半解。当我问及为什么管不住自己而要参考或抄他人的作业时,得到的回答大体有四种:上课没认真听或没听,老师布置的作业过多,不懂不感兴趣,以及,为了应付爸妈和老师。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老师教学方法不得当,课堂上缺少趣味鲜活,课程安排没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后进生,同时作业量超负;另一方面受现代快餐式消费娱乐文化的影响,迷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致使学习精力分散消耗。
3)孩子主要受父母和同龄人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同学间友谊的建立发生和玩是他们童年现阶段仅存的空间。虽然上小学后,每天不少的时间在学校,但家庭,尤其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还是第一位的。孩子自出生到上学前,这段时间主要是和父母一起生活。孩子不断模仿、学习父母的言语行为,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到很多父母的影子。另外,上学后,孩子有了同龄的玩伴。课上课余和假期期间,孩子主要和自己的同伴一起玩。只要可以一起,只要好玩,就是快乐。在这过程中,孩子同样会受到玩伴个人气质和认识的影响。通常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孩子不在家里就是和谁一起玩去了。而应试教育弊端导致的学习热情减退、无聊、迷茫的伤害,让孩子更加渴望可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而不受到大人们的干涉和阻挠。和同伴一起玩,便是他们不多的快乐。
4)以电视、手机、电脑游戏等为主的成品消费体验,替代了孩子大多自主的生活和自然体验。生活在城市中央和一栋栋钢筋混凝土建筑的中间,眼中耳边跟前都是些现代工业技术文明的成品:霓虹灯、音响、电子屏、麻将机、街头游戏机、智能手机……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孩子在其中,被动地吸收和接受。很快地,结果替代过程,消费替代参与和体验,随之而来的,是孩子们的感知力、创造力下降,甚至是消磨殆尽。
前面说了麦地城中村孩子的现状,现在第二部分谈谈一年来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发展以及我在这过程中的成长。我和孩子的关系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建立期和相对稳定期。
1)初期。年初的两三个月里,我作为主要的老师负责学园日常的教务,每天大多的时间陪着孩子。这些孩子当中部分刚来学园不久,对他们而言,学园是放学后的一个好去处。这里有同学,有和学校不一样的老师。至于对学园的认识,和大多数家庭一样,都把学园和补习班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些家长觉得学园和托管无异。他们有这种想法,一是对学园接触了解不多,二是社会上存在不少风靡的商业教育培训补习机构,他们也只停留在这类机构的认识上。前两三个月的大多时候,学园日常的开放、学习辅导、与孩子相处及活动安排由我直接面对和管理。期间邓老师有学园规划与发展的任务在身,重点负责教师志愿者队伍的沟通和培养,一旦有时间都会过来学园参与教务。志愿者伙伴周末也会过来。平常周一至周五,有时我单独面对学园的三十个孩子。这期间我和孩子,很多时候只是来往于学习的辅导与问答、纪律管理及个别的聊天,而单独的相处和关系互动较少。当孩子当中同时几个发生矛盾的时候,出于对集体秩序的维护,我相继介入协调,一个接一个。一轮下来,研制麻将机作弊产品时间精力耗了不少。而后边一件件发生的冲突事件证明,这样的协调处理方式并没有促成纪律和团结问题的好转解决。诸多事件中,其中一次开会让我记忆深刻。那次学园选举新的管理小组成员,候选人自愿参选且由孩子们集体推荐。确定了候选人选,正式成员在班会上票选决定。考虑孩子们平常来学园的时间及惯常安排,会议定在星期一下午六点钟。整个会议开下来,让我备感沮丧。开班会时的场面及过程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吵闹、混乱。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一是时间拉得过长,迟迟没结束。本来我答应孩子们半个钟结束,结果近一个钟还没结束;二是好些孩子新来,彼此不认识,包括被选的候选人,孩子不知道票选的时候如何记名;三是会议前,我没和几个候选人充分沟通理解好,以至于后来当选的孩子在发表工作设想时倍感压力,怯场而无疾而终;四是出现喧闹的时候,我着急想维持好现场的秩序,以规矩指令的方式要求孩子们安静;五是会议后孩子们反应没趣,有些表示不愿参加这样的会议。初期的这一阶段,我和孩子不多交集。和他们之间,就是老师和学生,规则制定者和被约束者的关系。出现这种情况,根本的一个原因是心不定,没能有足够的耐性,真诚面对,用心观察留意感受孩子。至于学园事多,除了孩子们本身实际情况及人数较多的客观原因之外,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我本身没能有计划地充分推动和发挥管理小组的功能。
2)建立期。从五月到九月,在吸取初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和学园的好些孩子逐渐建立起了友谊。YTT、YF、WZY、HJ、LFJ……这些孩子,我和他们都至少有过一些用心真挚的经历。记得暑假的时候,TT想参加在广州举办的首期面向外来工子女的公益夏令营,我答应帮她联系报名,前前后后详细了解和全力争取。虽然最终由于人为原因没能去成,但她真切感受到我的关心。YF平常在学园有时管不住自己,招惹同学,和同学发生矛盾闹得沸沸扬扬而影响周围同学的时候,在他跟前,我表示了宽容,在私人关系中不断沟通和鼓励。而WZY好一段时间因和YTT的关系纠纷而频频被孤立,我发觉后充分在他和TT之间做沟通,找出根结,后来他和游婷婷和好如初,而了结了一桩心事。HJ在家经常受到奶奶的唠叨指责和排挤,爸妈对她有时不问是非便帮着奶奶教训她,她感到伤心。我了解情况后,表达对她支持的同时,还找到他妈谈话。几天后,她爸妈认识到问题且对她的态度好转。几个月期间,我和孩子相处时体会到,遭遇事情,不急于处理和判断是非,首先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真心诚意和孩子一起面对和解决问题。基于这点出发,我和孩子的关系有了发展。
3)相对稳定期。十月之后,我和部分孩子的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期。在学园,时不时会听到孩子们直呼我的名字,在他们的心里,我是一个值得他们进一步信赖的朋友。圣诞、元旦、寒假这些节假日,他们总是会找到我,和我一起商量活动组织的事或是做点什么,同时也希望我参与进来。另外,遇到冲突矛盾,他们不再急于想着找我处理,而是他们自己尝试通过自我认识的方式,和对方消除摩擦矛盾。他们懂得,也感受到,我在面对系列冲突事件时候体现出来的关心、理解和平等客观公正。这,是他们尝试的信心来源之一。回家过年临别前,他们或让我骑车载他们出游,或到我住的楼下告诉我过两天要离开,或打电话给我说明年见,或带我去参观他的秘密基地……面对这些,感动,幸福和珍惜涌上心头。
第三部分,谈一些自己的实践感悟。
1)成为孩子的朋友、知心人,需有几种重要的品质:真、年轻有趣好玩、丰富的情感、关心、平等客观公正、一起参与。在孩子的世界里,孩子对真善美的感受敏感而又直接。我们平常和孩子相处,如果没有本真的赤子之心及其感受,而只是敷衍、粉饰、怀抱动机目的,又或是自我陶醉、一厢情愿,那我们在孩子面前就经不起推敲,而孩子和我们也没什么对接的实质关系,他会觉得我们只是对自己感兴趣,在表演而已。孩子还是童年的时候,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好奇,各种感官感觉灵敏,对动态的、活力的、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显现和事件有专注特别地捕捉,因而当我们身上有着年轻有趣好玩和情感丰富的品质时,孩子会感受深刻而被吸引,他觉得这是个惊奇的发现,也是一个令人兴奋,发挥创造力的过程。快乐之余,收获不少。另外,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空间和趋向良善的内在呼唤。孩子在遭遇到问题时,如果我们发自肺腑地关心,秉持平等客观公正,确切地面对和处理,孩子就会感受到友善和温暖,而深得孩子的心。除以上几个品质之外,与孩子一起参与和经历,同样值得我们重视。身体力行参与,过程中发生的点滴,直观深刻,且和孩子不少直接的协作交互。相比思维言语,潜移默化地影响要大得多。而这,也是建立增进彼此友谊的契机。
2)阅读和安静品质的培养。孩子阅读这一块,邓老师关注很多,同时也身体力行。虽然过去我接触不多,但这一两年来,尤其近段,愈发觉得培养阅读能力以及沉淀的重要。学园多数的孩子平常缺乏阅读,自我表达能力薄弱,更多的是有时间就玩,快餐式地消费,而表现出心性躁动,注意力涣散。阅读不仅是一个拓展宽度深度,连接未知的窗口,而且是安静品质的孕育之场。过往的成长经历启示我们,安静是明晰思路与迷误,持续专注高效做事的基础。缺少安静,就没有生命的从容和对周围世界的察觉与关注。培养孩子这两种品质,对他接下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3)自然,生命力的活源头。自然教育和体验是孩子不可缺失的课堂。学园的孩子大多的时间生活在城市中央,眼前是林林总总的产生五音五色的现代城市文明产物和成品。长期生活下来,感官感知迟钝,对身边不少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学校的教育,虽然有的设有该类课堂,却是徒有虚名,几乎无一例外被考试科目替代。无论现实的生活环境还是学校,都很大局限了孩子的发展空间。撇去人诸多刻意而为的外造环境因素,而归于质朴本真,孩子在这样的气息氛围中,才得以最大可能地成长。
过去一年,收获一些的同时,更多的是注意到麻将机遥控器功率上的不足。来年,和学园的团队一起,尽己所能,身体力行,扎实走好每一步。
- 上一篇:为了搞麻将机破解因为选择了测绘这个专业
- 下一篇:我自己使用麻将机遥控器的看法